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文苑 > 散文

读书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5-04-23 12:44:56 来源:昌吉日报

  □隋恒武

  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们讲,她从小就是吃了读书少的亏,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常被坑骗,她希望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好好读书,不再当“睁眼瞎”。

  虽然儿时家里穷,但母亲说:“只要你们好好念书,哪怕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

  随着年级升高,语文课本里的文字已无法填满我对知识的渴望。没钱买书,我就厚着脸皮向同学借。记得小学五年级的夏天,我从同学手中借到一本《阿凡提的故事》。那时学校一天连着上八节课,中午也不休息。放学后,日头还悬在半空,父母在生产队干活未归。我飞奔回家,从馍馍筐里摸出一片硬邦邦的干馍,趴在院子里的驴车上,一边啃着馍片,一边沉浸在阿凡提的世界里。书中那些幽默又充满智慧的故事,让我忘记了时间。等合上书时,夕阳已染红了半边天。直到母亲收工回来,看着空空的猪草筐,才把我从书里拽回现实,少不了一顿嗔怪。但那本《阿凡提的故事》,却在我心里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喜欢读书的爱好逐渐养成。上初三时,有一天课间看到同桌田翔云在看一本《非洲民间故事》,我好奇地凑过去,翻开书页,仿佛打开了通往异域的大门。原来在遥远的非洲大陆,生活着一群黑皮肤的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他们的故事里有奇特的动植物,有璀璨的宝石,还有数不清的神秘传说。后来,我如愿借到这本书,反复品读。一来二去间,懵懂的情愫也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悄然生长。那段时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青春的香甜。

  这份对世界的好奇,让我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高二那年,一本充满力量的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精神世界……     

  高二分科后,有一天上晚自习,我的同学、舍友刘中杰叫我和他一起去教室,我们边走边聊,我看他手中拿了一本书,我问他是啥书,他把书递给我看,原来是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刘中杰兴奋地向我推荐:“这本书我刚读完,太震撼了!等我做些笔记,过两天就借你,不过这是向杨欲晓借的,千万保密!”

  几天后,我终于拿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合上书时,保尔在革命烽火中浴血奋战、在病榻上以笔为剑坚持创作的身影,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伟大。这本书后来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让我克服了生活中许多困难,从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变得坚强起来。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高考进入倒计时,我们这批八八届的高中生进入异常忙碌的复习阶段。

  为了让我们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全身心投入复习,学校管宿舍的戴老师特意把我们几个学习尖子安排在一个宿舍里,这间宿舍是和几位高中老师的宿舍连在一起的。我们去教室、回宿舍都要经过他们的宿舍。一天中午我们从教室回来,路过张老师的宿舍时,播音员李野默醇厚的声音透过敞开的门传了出来。他播讲的小说是《平凡的世界》,我没太在意,从食堂打完饭,回到宿舍坐下吃饭,又听见张老师的收音机传来播讲的《平凡的世界》,我边吃饭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听着听着便听出味道来。      

  张老师发现我们也喜欢听这部小说,除了刮风下雨,他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把宿舍门敞开,尽量让广播声音清晰地传出来,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听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听明白小说讲的内容:出身山西双水村农民家庭的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在煤矿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读书,用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在平凡的世界创造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这个从农村出来命运多舛的孩子。虽然命运多坎坷,但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总会摆脱困境,走上光明之路、希望之路。再后来有机会从图书馆借到《平凡的世界》,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让孙少平的故事驻扎在心里,我暗下决心,在未来平凡的世界走出别样人生。

  我高中毕业后自修大专,然后走上工作岗位,虽然有时候工作特别忙,但一直没有放弃读书,一有空就读,没有时间挤出时间读。我读各种书籍,有文学的、科普的、专业知识的,有诗歌、散文、小说……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境界,丰盈了思想,让我变得优雅,有涵养,有气质,受到别人的尊敬。

  2023年,我获得了新疆作家协会会员身份与最美读书人称号。这些荣誉于我而言,不仅是对坚持阅读的肯定,更是对过往无数个与书相伴日夜的回响。如今每当翻开书页,我依然能听见母亲在煤油灯下的殷切叮嘱,看见驴车上那个痴迷故事的少年——读书早已成为我的生命底色,让我在平凡岁月中,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与人生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