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文苑 > 散文

沙漠野花

发布时间:2025-04-09 12:31:47 来源:昌吉日报

  □孟可昕  朱玉来

  提起沙漠戈壁,你或许会认为那些地方一片荒凉、寸草不生,谈何野花?其实不然,沙漠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单调、灰暗、枯燥、缺乏生机。

  刚进沙漠,你会远远看到,一个个沙包之上,被一丛丛红艳艳的植物覆盖,像一团火球,这是红柳的花穗。红柳即柽柳,花红,枝也红,煞是好看。红柳花期长,色艳醒目,特别是盛花时节,好似一片火烧云。走进红柳丛,周边还伴生着梭梭树,这绿油油的树竟然没有一片树叶,却也开花结果。5片矩圆形花被,5枚雄蕊,处在杯状花盘边缘,近圆子房,处于雄蕊间,三四裂柱头,呈现着娇羞的卷曲状。寄生在梭梭根部,有一种珍贵植物“沙漠人参”——肉苁蓉,即大芸。它有茎有叶,却藏于地下,叶呈鳞片状依附于茎上,出地面则为花。穗状花序,花色淡紫,唇形花冠。肉苁蓉却是不见茎叶,只见花,十分奇妙。

  在沙漠腹地,也有被沙漠环抱的绿洲,那里有生机盎然的草原,更是多种野花盛开的大花园。春夏秋季,处处时时鲜花盛开,色彩斑斓,红色的有赤芍、蔷薇、红豆草、野火球;橙色或黄色的有金莲花、郁金香、报春、黄芩、黄盆花;蓝色的有飞燕草、龙胆、鸢尾;紫色的有糙苏、鹿草、翠雀花;粉色的有蓍属、老鹳草;白色的有防风、野芝麻……野胡萝卜花的伞形花像朵朵白云,随风飘动,芳香四溢,蜂蝶纷飞。

  盛夏7月,烈日炎炎,和红得让人惊艳的柽柳一样,戈壁沙漠上还有白茨、骆驼刺、骆驼蓬、碱蓬花、枸杞花等,能顶酷暑生长、开花结果。

  红柳、梭梭以及胡杨都被称为“大漠中的英雄树”。它们的花多,种子多,能在沙漠中寻找生存机会,繁殖后代。同样,在戈壁滩上生长的“沙漠的卫士”——沙枣树,开出银白色的花,远远望去,耀人眼目。沙枣树的花期长达1个月,花味香,传播远,在数十米之外,人们都能嗅到浓浓的香气。夏秋结出的满枝沙枣,是牛羊驼的美食。

  沙拐枣和沙枣树是不同科属的树,沙拐枣花色红艳。当年幼枝也开花,花白或淡红,呈卵圆形,枝叶花梗纤细,非常好看。新疆的沙拐枣有20多种。有的地方沙拐枣还会二次开花结果。其果苦涩,不可食可入药。果皮木质化,长有翅状刺毛,落地起支撑作用,种子不直接触地,随风在地面上滚动到别处,沙粒也滞留到刺毛中,形成沙球。当次年积雪融化,沙球内的种子发芽,萌出新株。

  沙漠的环境异常恶劣,干旱、酷热、严寒,气候骤变,这些植物仍能生长,开花结果。例如,蓟能适应多种环境,生命力强,即使折断,也能发枝生长,紫色花绒一抓一大把;再如火棘能迎强光,耐干旱,零摄氏度也能生存,夏开红花,秋结红果,季季有看点。补血草花朵细小洁白,虽生活在戈壁盐碱地带,却分蘖旺盛。

  这种花草林木,能够迎风沙、顶酷热、抗干旱、耐盐碱、抵严寒,适应多种气候的骤变,坚强生长、开花,其生命没有园丁的呵护,一生充满坎坷,为了延续生命,磨炼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大树花生命力强大,小草花也不柔弱。有的花开花神速,快速生长,有的花则相反。蒲公英生长普遍,既可根发,又可种子发芽。初春冰雪刚融化,虽经过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低温,它也能生芽开花,不知疲倦地生长,直至秋后下霜。它的花粉精细,外观华丽,并粘油脂,更能吸引昆虫。一次传粉受精,能形成千万粒种子,毛茸茸的花种,能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当你把蒲公英或牵牛花连根拔起,其次日仍能开花,甚至两三天后,叶干了,花还在。蒲公英的绒毛展开,等待传播,是根茎上的养分转移到花果上,实现生命的最终价值,延续生命的永恒。

  红柳花的色彩也很奇妙,它会变色,随着地域不同,或养分、水分及温度的变化,产生颜色的深浅变化,可谓“变色花”。这是对环境的适应。

  沙漠中的梭梭很有特色,一年能开两次花,即春秋两季。因为夏季酷热,极度干燥,它们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同时还将淘汰掉部分幼枝,以减少自身的蒸发面积,牺牲局部,保护全局,达到生存成长的目的。这是在自然竞争中延续生命的智慧。

  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许多花具有变形、变色的能力,即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柽柳在新疆的出现可上溯两千万年以上,在晚第三纪地层中,发现有柽柳属孢子花粉。柽柳和梭梭性格顽强,这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形成的。为了避免盛夏高温,它生长近于停顿,秋季再开花,真是一年几番开花几度春秋。它的叶子退化,以减少水分蒸腾,用枝来进行光合作用。它的花多种子多,传宗接代的机会多,这是繁殖上的绝招。它花种发芽速度快,传到远方的花种耐心等待,只要得到一点雨水,就会在两三个小时内生根发芽。

  冰山上的雪莲也并不娇气,它能随天气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状态。当风雪来临,它的枝叶会合拢起来,自我防护保全自己;当风和日丽,它的花瓣枝叶便舒展开来,迎接阳光,获取热量,绽放生命。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