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文化新闻

奇台县:这家特色博物馆讲述酿酒传奇

发布时间:2025-04-02 12:14:44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在奇台县这片被天山雪水滋养的土地上,一座承载着新疆白酒文化基因的博物馆——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文化博物馆,向世人讲述着六百年绵延的酒香传奇。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自治区特色博物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步入游客服务中心,一幅跨越时空的酿造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古城窖酒酿造技艺”沙盘以微缩艺术再现古城酒448道传统工序:拌料、封窖、蒸酒、贮藏……每一处细节都凝结着匠人对自然的敬畏。作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酿酒技艺,这项始于明永乐年间的古法酿造,六百年间始终恪守“水甘、料实、工精、器洁、曲时、窖湿”六大酿造秘诀。

  “地生奇台奇,酒源古城古。”奇台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既是产粮大县又是商业集散点,有着“金奇台”与“旱码头”之称。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初年(1403年),陈诚在《西域番国志》中写下当时奇台一带“间食米面、稀有菜蔬、小酿酒醴”的文字,印证了这片土地与酒的不解之缘。而承载新疆白酒酿造起源的古窖池遗址,已成为游客探寻新疆酒文化的核心地标。

  该博物馆讲解员赵菊华介绍,2002年,这里发现一处埋藏于地下的古窖池遗址及瓦砾,随即进行考古发掘。专家通过瓷碗碎片考证窖池为明末清初所建,是目前新疆唯一一处从地下发现的酿酒古窖。

  这处窖池结构布局科学,以青砖为池,木板为隔,缝隙间有糟糠,是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地下酒窖遗址。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在遗址基础上建造了这座传承酒文化的博物馆。2007年6月,该酒窖池遗址被列入自治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在这座占地面积约227平方米的博物馆里,浓郁酒香裹挟着历史气息扑面而来。400余件展品中,泛黄的文献与明清时期酒坛、酒碗、酒杯、酒壶等器具,完整呈现着新疆酿酒文明六百年的活态记忆,无声诉说着白酒工业从作坊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展柜里陈列的明代至清代酒杯、酒盅、青花酒碗,均与古窖池遗址一同出土,经鉴定为明末清初实物。”赵菊华指向展柜。

  沿楼梯下行至地下一层,5个铜人雕塑再现古代酿酒工艺场景。6米深的“杏林泉遗址”虽已干涸,却见证过昔日的丰沛水源;2米深的古窖池遗址更彰显着新疆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走出博物馆,夕阳为青砖灰瓦的建筑镀上一层琥珀色的光泽,空气中似有若无的酒香仿佛穿越了6个世纪的时光。那些沉睡在泥土中的古窖池、泛着岁月包浆的酒器、仍在呼吸的老酒窖,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故事——天山雪水滋养的不仅是粮食与技艺,更是一代代匠人对文明火种的虔诚守护。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