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医护人员在操作热敏灸机器人为患者做治疗。□杨天文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杨天文报道)近日,在吉木萨尔县中医医院热敏灸治疗室,医护人员正通过平板电脑操控热敏灸机器人,对病人进行热敏灸治疗。
“这个热敏灸机器人治疗效果非常好,我胃不舒服,连着在中医院做了几天治疗,感觉好多了。”患者刘颖的亲身感受,印证了这一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这款热敏灸机器人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中医师,其机械臂可以灵活地模拟人工操作,通过摄像头找准穴位,定点施灸,并且可以实现标准灸法,施灸手法也与医生的手法一模一样。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大量有需求的病人,医生也分身乏术。热敏灸机器人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将其从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还巧妙地解决了传统艾灸过程中烟雾缭绕的困扰,为患者营造了更为舒适的治疗环境。
据了解,热敏灸机器人是依据陈日新教授“腧穴敏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辨敏施灸”原创理论,结合现代AI技术,植入陈日新教授的28种单、复式得气手法,实现热敏灸“探敏定位、辨敏施灸、灸敏得气、敏消量足”技术要求,热敏灸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病症、不同穴位的不同艾热得气特性,长时程精准施灸,得气快,得气强,得气舒适,得气后效应长,充分发挥热敏穴位的放大效应,激发机体内源性健康潜能。同时,它还能解决人工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热敏灸疗效发挥等问题,从而推动灸疗技术在基层快速普及。
“我们引进的热敏灸机器人相比于传统人工持灸,有效避免了烫伤等风险,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自引进以来,临床效果明显,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吉木萨尔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医师王勤学说。
为了解决热敏灸治疗中医疗力量不足的问题,2024年吉木萨尔县率先引进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团队最新研发的热敏灸机器人,助力吉木萨尔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自投入使用以来,热敏灸机器人已服务近千名患者,临床数据显示其有效率达95%,患者满意度高达98%。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始终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置于重要位置,秉持以群众健康为核心的理念,聚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强化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显著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
今年吉木萨尔县将推进建设中医智能化系统进行中医诊疗赋能、药事赋能和监管赋能,这一创新举措让“基层医生开出专家处方”“医疗机构共享一个中药房”“百姓不出村享受中医健康服务”成为现实,同时还提供中医智能辅助诊断、远程会诊、转诊等业务支撑,切实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