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党建

木垒县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5-04-25 12:11:58 来源:昌吉日报

近日,在木垒县木垒镇西河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包联干部帮助居民化解纠纷。□汤 璇摄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罗维强 汤璇

  近年来,木垒县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以落实“2112”工作机制为抓手,制定县级“指导、规范、督促”、乡级“分配、选派、考核”、村级“保障、管理、使用”的责任落实体系,切实将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实现基层“末梢”向治理“前哨”转变,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统筹“排兵布阵”,系好到村联组包户“服务帮扶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探索推行干部力量“一包联两批次”选派模式和“AB岗”协同互补机制。以乡镇为单位,选派乡科级干部对辖区村(社区)实施定点包联,实现全覆盖;深入剖析村(社区)稳定态势、工作任务和干部履职能力,依据各村实际情况,选派一批能有力推动村(社区)治理效能现代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干部,常驻村(社区)。同时结合乡镇“五办五中心”人员配备状况和临时性任务需求,建立乡镇干部“AB岗”分工机制,动态安排一批干部轮流到村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木垒县累计选派118名乡科级干部定点包联75个村(社区),每半年组织98名干部固定到村(社区)开展工作,每月组织297名干部到村(社区)协助开展工作,实现乡镇干部到村联组包户全覆盖,进一步充实基层服务力量。

  聚焦“拴心留人”,系好到村联组包户“关心关爱链”。实施“三强化”举措,确保干部真正能够沉下心、待得住、干得好、出成绩。强化住宿保障。全面摸排村(社区)干部宿舍使用情况,针对部分闲置宿舍进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提高村级住宿保障能力,为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强化饮食保障。固定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按照所在村(社区)伙食费标准缴纳费用,同时乡党委给予适当的伙食补贴;轮换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按照所在村(社区)伙食费标准的二分之一缴纳费用,推动这些干部与一线干部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强化工作保障。积极指导村级党组织为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办公桌椅、电脑等设备不足的问题由乡镇党委统筹协调解决,确保每名干部都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以及必需的办公设备。与此同时,将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编入村“两委”民情走访小组,合理搭配,分工协作,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深入了解民情民意。

  细化“考核管理”,系好到村联组包户“压实责任链”。不断完善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职责分工,将其纳入村“一支部三中心”和社区“两中心一站”的工作体系,明确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包联定量群众,与村(社区)干部协同配合,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破解到村工作干部在到村联组包户工作中出现的 “走读式” 以及 “乡里管不上、村里管不了” 等难题。联系点领导需定期前往村(社区),听取到村工作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监督指导到村开展工作的干部调整心态、端正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